文水縣位于山西省中部,占全縣面積近三分之一的西部山區蒼兒會人口稀少、生態條件優良,經濟社會發展非常落后。蒼兒會地區雖然貧困落后,但是保持了較為原始的生態環境,風景秀麗,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為了均衡全縣發展,文水縣委、縣政府政府提出“文水西部大開發”、“開發三山兩川”的總體發展戰略,促進蒼兒會山區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通過不懈的招商引資的努力,北京的一家原籍文水的投資商有意報效桑梓,準備投入巨額資金全面開發蒼兒會山區,以旅游和生態經濟為主導產業?h委縣政府為配合投資商的開發意圖,特設立國家級蒼兒會生態農業經濟區,啟動經濟區的規劃設計工作。
一、 項目資源分析評價
項目所在區域特殊的地理地貌和人文環境造就了旅游資源類型的多樣性。這些旅游資源在地域分布上呈現出人文旅游資源與自然旅游資源相互交錯的特點,更增加了旅游資源的豐富性和可觀性。山、水、動植物旅游資源融為一體,山巒起伏,水流清澈,樹木蔥郁,氣候宜人,民風淳樸,歷史厚重,構成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該地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資源的獨特性主要表現在文化上,其中以佛教寺廟東巖寺和歷史名人武則天最為突出。
稍顯遺憾的是,區域旅游資源的整體級別不高,大多為一級或二級,五級旅游資源缺乏。因此,單靠旅游業難以帶動整體區域的發展,只有土地資源、環境資源合理利用,旅游經濟和特色產業有機結合,才能互相支撐,可持續發展。
盡管旅游資源整體級別不高,但資源功能組合較好。東巖寺、武則天等高優良級旅游資源周圍有多個普通旅游資源與之相匹配,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相互結合,從戰略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組合關系非常符合“自然搭臺,文化唱戲”的戰略發展模式。
二、 項目發展定位
。ㄒ唬┛傮w定位
堅持“開發系統化、資源市場化、產業集團化、產品品牌化”等原則,通過“休閑、度假、觀光、生態產業”聯動發展,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把蒼兒會生態旅游經濟區建設成為集“休閑度假、農林牧漁產業”為一體的“有特色、有品位、有活力”的生態旅游經濟區,成為山西最大、華北一流、國內知名的深度體驗型休閑運動的旅游目的地和國內有一定影響的生態產業基地。
(二) 功能定位
生態旅游度假基地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生態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
。ㄈ┬蜗蠖ㄎ
女皇故里、胡蘭軍苑
——休閑運動天堂
。ㄋ模 形象口號
蒼兒會----都市外靜界
三、項目總體規劃
。ㄒ唬┛臻g總體布局
二川、一帶、八區
二川:以二道川谷地和三道川谷地東西向延伸為二軸線
一帶:“蒼兒會-王家社”天景盤山景觀帶
八區:靛頭溝入口區
四里溝—萬鐘山休閑度假療養區
胡蘭軍苑:大村西
和文化城:大村西—賀家塔東
二道川天然牧場:二道川西李家嶂附近
東巖寺——溫家莊宗教和歷史文化旅游區
劉家嶂名流俱樂部
三道川種植、養殖加工基地(含下莊西白沙嶺養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