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印發了《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標準(試行)》?h域是全域旅游發展理念的萌生地,也是全域旅游發展的實踐地。因此,縣域是全域旅游驗收的基本單位。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驗收流程具體有以下三個環節:
1、初步驗收
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按照國家標準,對縣域創建單位進行第一次審核驗收,初步確定在省內是否達標。
初審考核——基本項1000分
考核標準:基本項必須達標
考核方向:體制機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秩序與安全、資源與環境、品牌影響
初審考核——加分項200分
考核標準:是否有重大創新改革,解決旅游發展瓶頸
考核方向: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業態融合、公共服務、科技與服務、環境保護、扶貧富民、營銷推廣
初審考核——扣分項
考核分類:一票否決項;主要扣分項
考核方向:安全事故、市場秩序、生態環境、廁所革命
初審驗收方式:暗訪+明察+會議
暗訪重點檢查示范區內產業融合,產品體驗,公共服務體系和旅游環境等幾個方面,更加偏向實際落地情況的檢查。
明察和會議審查,重點檢查的是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旅游規劃等,偏向制度體系的考察。
2、認定審核
由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對申請認定的單位進行最終的認定審核。
認定驗收方式:會議驗收+現場檢查
召開專業會議,驗收組對資料進行評定核實,必要時要求創建單位進行闡述和答疑。
委派專家去現場進行實地驗收,嚴格確保實際落地情況與材料中申報的一致。
3、官方公示認定
創建單位在公示的五個工作日之內,沒有重大意外或者重大投訴,就可以成為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認定的全域旅游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