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家庭農場,一個起源于歐美的舶來名詞;在中國,它類似于種養大戶的升級版。是中央鼓勵發展的新興產業項目,也是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的好項目。目前"吃農家飯,住農家屋,看農家景,干農家活"已成巨大潮流,休閑農業進入井噴時代,每年以30%-50%增長。如你能建成一家有特色的家庭農場,你將日進斗金、持續盈利。本次專題就多數人關注的家庭農場認定標準、家庭農場建設流程、家庭農場政策和補貼、家庭農場經營模式等問題,在這里一一都有解答,并且就家庭農場如何提升,于政府層面和個人層面都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建議。
中國農業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轉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會不斷涌現。家庭農場應該成為未來中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形式。本文從中國農業現實出發,在探討家庭農場發展時,首先考慮的是廣大農民的利益,考慮的是2億多農戶的生存與發展。其次,中國家庭農場是在農村"空心化"、農業"老齡化"、農民"分層化"背景下展開的。因此,它的成長必然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建立什么樣的家庭農場才能夠真正適合中國的基本國情,通過什么樣的政策措施為家庭農場的成長創造條件,從而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以及實現農業現代化,都是政府部門和學界所需要嚴肅認識、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最后,促進家庭農場成長問題絕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需要一定的社會環境,不僅是農業內部經營主體之間的對接問題,也與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同步發展問題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