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打卡"是"我看到、我來過、我拍過、我走了",因此這種新生代打卡式旅游,是一個巨大的流量,但不代表會有巨大的消費,他們所求者,可能只是一張圖或一段視頻而已,并不意味著認可,更不代表認同或滿意,所以我們要客觀的看到"流量打卡"與生俱來的"一時性"的特點。
另外這種旅游網紅,很容易造成虛假的繁榮。因此,從業者要認識到,從"流量打卡"到真實的"流量消費"是一個巨大的跨越。這種網紅,如果沒有后續的鞏固,沒有后續的"內涵體驗",很可能會迅速的透支景區潛力,甚至由于擁擠導致體驗感太差,成為負面新聞的來源。
碎片化、快銷性的知識迅速占領了新生代的信息獲取渠道——網絡、手機,而這種模式下,內容生產對他們而言至關重要。專業而枯燥的內容生產往往很難獲得新生代的青睞,他們獲取的內容需要趣味性與獨特性。
所以說要讓新生代進行符合你期望的旅游休閑,這是最基本的內容生產,讓你的景點景區、城市鄉村、旅游項目變成文字、視頻、歌曲、影視或其他內容進入到他們的圈層中。否則,新生代真的沒有時間來關注你。所以旅游行業要看到以后運營的趨勢導向,要善于走進新生代的社群,融入、引領他們。
容創新非常重要,許多的景點景區、旅游項目或天生麗質或底蘊深厚,但是它們傳遞的內容非常陳舊,例如2013年前的故宮,腐朽的王朝、深藏的古董、幽怨的后宮、森嚴的宮闕……整體內容非常陳舊,對新生代而言,也僅僅是打卡或mark一下。但是文創展開后,內容創新隨之展開,歷史與文化以新的形象出現于眼前,動漫、影視、紀錄片以及其他媒介介入,讓故宮瞬間貼近新生代,從而成為他們向往的場所。雍正也風趣了、乾隆也搞笑了、俏格格也不傲慢了、大將軍也萌了,新的形式、新的內容更好的圈粉了新生代。在其他的博物館、植物館、海洋館、風景名勝區……都需要旅游內容的創新。
運營創新則需要警惕打卡式旅游,如果景點景區中出現了這種爆款,迅速的開展行之有效的流量轉化手段,形成二消甚至是回頭客消費,并增強網絡的正面引導,鞏固流量的基本面就顯得非常重要了。